高新区和养猪场,听上去风马牛不相及。然而,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为实施“菜篮子”工程建设,珠海高新区那洲一带集聚了珠海市规模较大的四所国营养猪场,由于当时生猪养殖利润增大,以及已征未用土地管理滞后等原因,在四大猪场周边逐步集聚了一大批在国有用地和集体用地上非法搭建养殖棚舍,造成污水横流、臭气熏天,严重困扰当地村民的生活生产,成为前山河的一大污染源。不仅成为人民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还成为高新区加快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巨大障碍。
“在前山河流域环境综合提升工程中,高新区的主要任务就是开展非法禽畜养殖场所清理、‘四大猪场’搬迁、那洲涌截污整治等”,高新区党委书记张宜生表示,“目前这些工作均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当前,在已完成非法养殖业清理整治的基础上,我们正加紧推进‘四大猪场’的搬迁工作,争取今年底实现高新区无畜禽养殖业目标,为城市扩容提质和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夯实基础,向建设全国一流创新型高新区的目标迈进。”
据了解,起源于高新区那洲和会同社区的那溪河和后朗沟,流经中山后最终汇入前山河。造成前山河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来自该区域那洲、金鼎、畜牧良种和益丰“四大猪场”及“两违”禽畜养殖排放的污水。
2013年以来,高新区开展整治“两违”禽畜养殖的“门户行动”, 强势清除非法畜禽养殖466户,清拆面积近22万平方米,处理畜禽约70万头。通过对非法养殖业的清理整治,全区河渠水质得到明显改善,尤其是那溪河的水质目前已基本达标。为巩固清理成果,高新区出台了《唐家湾镇国有、集体土地看护管理办法》和《高新区本地户籍养殖人员转产转型扶持资金管理办法》,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防止非法养殖死灰复燃。同时,监督检查各社区落实对已完成清理整治的非法(散养)畜禽养殖场进行管理及复绿,杜绝回流现象。
推动“四大猪场”的搬迁以及实施雨污分流是当前整治前山河上游的关键,是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周边居民生活环境的现实需要。于是,2014年前山河流域环境综合提升工程全面展开之际,高新区全力推进“四大猪场”的搬迁工作。1月制定搬迁计划,3月启动搬迁工作,5月底完成畜牧良种场签订搬迁补偿协议,11月有序开展畜牧良种场清理、遣散、清场收尾工作,目前已基本完成搬迁清场。12月底完成农牧公司的那洲猪场、金鼎猪场现状测绘,开展拆迁及清补方案谈判协商。“力争2015年上半年完成那洲猪场的搬迁,年底完成金鼎猪场和永丰猪场的搬迁,实现高新区无畜禽养殖业目标。同时,对搬迁后的土地进行有效管理或利用,为新城建设以及新兴产业布局进一步拓展空间。”
据悉,在消除畜禽养殖对前山河水质影响的同时,高新区还投资239万元陆续完成了那洲排洪渠清淤除臭整治工程和那洲涌景观及水质整治工程等,使那洲涌水质明显改善;投资661万元对后朗沟沿线敷设管道截污整治、边坡清理绿化、下游污水集中处理等,确保后朗沟水体质量达标优于地表Ⅳ类目标。目前该项目已进场施工,预计今年5月竣工。
此外,高新区还制定了2014-2016年涉水治污建设项目实施方案。“我们计划投入约2亿元,通过实施‘河渠综合整治、污水管网完善、水浸黑点治理、村居污水处理’四大工程,确保全区污水收集率、处理率稳步达标和全区水环境整体改善。”
(来源:珠海特区报)